「人自離開母腹,便開始走往墳墓的旅程。」這話源自十八世紀,英國作家塞繆爾·約翰遜的一首詩。這詩把殘酷的現實顯露出來,然而,這負面的思維,沒有導致人失去生存的動力,很少人把死亡的事實當真,即使知道這是事實,總覺得這事太遙遠, 不急於籌算,慢慢淡忘了。
精神心理學家琼·辛格有這樣的觀察:「我們有看得見的世界和看不見的世界,兩者都是真實的,兩者我們都需要關注和經歷,每個人都需要找到游走於兩個不同世界的途徑。」
心理學家榮格,更斷言在他輔導的人中,沒有一個在面對生命的問題,最終不是去尋找一個宗教。叫人驚奇的是,那些似乎看不見的事物比看得見的還真實。
信仰是自由選擇的,人生的禍福,或許不都是命中注定,而在於自己曾做過的某些決定。
耶穌在臨別前為門徒向上帝禱告說:「認識你獨一的真神,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,這就是永生。」
人到世上來走一趟,到底是為了甚麼?耶穌的禱告,就是答案了。
參考聖經:
哥林多後書4:18
約翰福音17:3